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景创设和运用

  • 作者:CEP中学化学租    冯庆容
  • 浏览量:0
  • 时间:2020-09-29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旨在从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运用情境出发,做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初中化学兴趣和积极性的思考和例证。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生理心理研究表明,良好的情景能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不良的情境会使人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干扰认知过程,降低智力活动的水平。所以在课堂中创设积极良好的教学情境非常重要。教育教赞可夫就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

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盛的阶段,如果教师能根据教学目的的需求,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出符合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的认知情境和情感氛围,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活泼的教学,那么就能很有效的导引、定向、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化学教育是青少年的化学启蒙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同时中学教材的课程内容设计上多来源于生活生产或者与生活紧密联系。化学教育相比于其他科目更容易找到理论和知识相联系的切入点和契合点,更容易脱离生硬的说教和知识灌输而进入愉快而有效的课堂教学。针对我们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很好地运用情境创设来提高课堂效率。

我认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创设:

一:以“趣”入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化学兴趣实验鲜明,生动。它能以直观的现象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深深的好奇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对于初中化学内容和初中学生来说是最易创设,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办法。

例如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的心。在初中化学绪言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可这样设计:课一开始,先设置一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大家看过魔术表演吗?”“现在,我来表演几个小魔术,请大家欣赏”。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下,将事先用氢氧化钠溶液画好花朵和叶子的晾干的滤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对着滤纸在花的部位喷上酚酞溶液,在叶子的位置喷上紫色石蕊溶液,红花绿叶就跃然纸上。学生欢呼雀跃,很容易的紧紧抓住了全班的注意力。接着下一个实验:在一只透明的酒杯里倒入碳酸钠溶液,往里加入几滴酚酞,刷的变得艳红;继续在此时溶液里再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艳红中徐徐产生牛奶般的白色沉淀;再接着在此时溶液中慢慢加入稀盐酸,“哗”的冒着泡沫,同时艳红会在一瞬间变回清澈透明;下面还可以继续再加入硝酸银溶液,很快雪碧般的溶液就变成一杯浓浓的“牛奶”……每每开学的第一节课做完这个实验,学生无不喝彩连连,吸引了他们注意力自不必说,更看到他们的眼光中泛满欣喜、敬佩和对化学的向往。或者,用紫卷心菜榨汁,过滤后去滤液,依次在紫卷心菜汁中加入醋酸和苏打水,丰富的颜色变化也能紧紧吸引住学生们的眼光。如果你告诉他们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告诉他们这些反应在家里也能轻易做到,告诉他们后面学完酸碱盐的知识还能控制反应变化出来的颜色……那学生们不仅能感受到化学反应的神奇,同时也瞬间缩短了与化学之间的距离。此时我们可以很自然的鼓励他们“认真学完初三的化学,你们就不仅能明白其中道理,甚至能设计出比老师更精彩的实验呢!”紧接着他们会很急切地去寻找“化学”的定义,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化学”的内涵有了初步的体会了。

初中化学中还有很多可以运用兴趣小实验的例子。比如学习《燃烧和灭火》时,可以使用“烧不坏的手帕”兴趣实验开篇(将手帕在50%的酒精溶液中浸泡后稍拧干,点燃,手帕上可看到熊熊火焰而手帕安然无恙,火灭而手帕不烫),该实验的各种现象还可以贯穿整个课程,让学生一步一步的理解到燃烧需要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用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导入新课,往往也能很快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与化学学习之间的亲切感。如学习分子运动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在课前蒸发一些食醋,或者用喷雾器喷洒一些花露水或香水。学生一闻:呀!熟悉的味道!然后老师趁机就问:为什么你能闻到酸味?(花露水味?香水味?)

二:以“疑”入境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新课程改革更要求我们在教学观念上必须进一步冲破传统的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灵动的思考,保持为获取新知识一步一步往目标前进的动力。

疑问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温故知新,完成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和理解运用,也可以自然过渡引入新知识学习和探究。例如:学习完有关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之后,面对 “如何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鉴别浓硫酸和浓盐酸”这样一个问题, 对一个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仍然是相当有难度又枯燥的题目。我们可以设计以下实验情境:从实验室拿两瓶溶液(分别为浓盐酸和浓硫酸),去除标签。让学生经过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分别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观察,给出鉴定结果。然后归纳总结形成文字表达。在这个有实验的情境中,学生可能会使用以下操作方法去实验探究:1:轻轻振荡两瓶溶液2:打开瓶盖,小心闻两瓶溶液的气味3:打开瓶盖,观察瓶口是否有白雾4:分别醮取少量液体在白纸或布片上5:分别称量同体积的两溶液的质量等等方法。这样的情境能激疑启思,形成学习梯度。同时也能很好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增强学习信心。(学生实验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安全操作)

再如为完成常见碱的化学性质学习,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疑问:

教师们可以拿实验室有两个布满白膜的试剂瓶(实物)——上面标签分别为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按照以下问题情境边讲解边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或旧知识巩固运用。

1:试剂瓶壁的白膜分别是什么物质呢?(碳酸钠、碳酸钙)

2:这些白膜是怎样形成的呢?(学习新知识:在使用试剂时打开瓶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钙。由此可见,碱溶液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

3:要除去这些白膜有哪些办法?(复习联系旧知识:生成的碳酸钠是可溶于水的,所以可以用水洗法除去白膜。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盐酸中,该反应正是之前所学的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

三:以“情”入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多给予学生激励、唤醒和鼓舞,由情生趣,以情诱思,创设和谐愉悦的心境,通过激情飞扬的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初中教材中有许多与化学有关的史实和科学故事,教师生动的向学生讲述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给予学生高尚的精神陶冶,让他们理解和体会科学家的可亲可敬。比如在学习《常见的金属》相关内容时,关于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和金属活动顺序表,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金属的活动性有强弱,引入人类发展史的历程:从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同时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史实:一百多年前纯铝作为稀奇之物,门捷列夫因元素周期表的卓著成就而获得一只铝制奖杯,拿破仑也以在宫廷盛宴中独享使用铝制餐具而自豪万分。以此类史实给学生对金属的活动顺序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越是不活泼的金属在人类史上越早被使用,越是活泼的金属越晚被人类所使用。但是随着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人类智慧的不断积累,目前为止人类不仅可以提炼到很活泼的金属,而且还不断地发现新的金属元素,并让他们在生活生产、科研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内容时,插入科学家波义耳发现指示剂的历程:

科学家波义耳喜欢在自己的实验室插放一些鲜花,有一天由于实验不小心将一些酸溶液碰到,有些溅到放在一旁的紫罗兰上。他惊奇的发现碰到酸液的紫罗兰花变成了红色。是什么原因呢?他取了一些紫罗兰花做成浸出液做了一系列的试验后发现,紫罗兰浸出液遇酸碱会显示不同的颜色。由此他认为可以用它来测定溶液的酸碱性。他根据这样的原理实验了其他一些植物的花果浸出液,同样发现有些植物的花或果的浸出液遇到酸碱溶液会显示不同的颜色。酸碱指示剂就是这样被发明和使用的了。现在我们就仿照当年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历程,来寻找和发现生活中可以作为指示剂的植物吧?

我们不难发现通过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的历程故事,不仅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也了解到了探究生活中指示剂代用品的实验方法。更可贵的是学生从这个故事中学习和感受到科学家那种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研态度。

再如,学习有关化学式的含义和计算 时,教师们可以使用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的分子C15H22O5。同时向学生讲述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研究青蒿素过程和历程,他们的研究对人类健康和科研领域的积极意义,他们获得诺贝尔奖对我国科研工作者和科研领域的启示和激励!

或者,根据当前世界主题——“低碳生活”,“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等环保理念,教师可以从低碳定义和理念引入《碳及碳的氧化物》课题的学习,不仅使学习富有紧扣时代脉搏的清新气息,也很自然的完成对青少年学生公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学任务。

在现代化,信息化的时代,初中化学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随手可及。教师们如果注意收集积累,在课堂中联系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情景创设,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更容易觉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在《自然界的水》课题中有关水资源学习前,可以在课前播放或朗读当前我国存在的西南五省严重干旱的新闻报道,以现实而生动的环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水资源非常宝贵,自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去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再比如在学习《化学肥料》时,我们可以使用社会最近出现的“毒豇豆”事件报导,让学生认识到化肥农药既有利也有弊,懂得正确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是非常必要的。学习《常见的酸》中有关浓硫酸性质学习时,通过“大学生浓硫酸泼大熊猫”的新闻报道,一方面让学生懂得浓硫酸具有危险的强腐蚀性,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另一方面更是让学生懂得学习文化知识是为人类造福的,知识积累提高的同时更应该提高个人的素质修养。

创设情境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营造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气的学习氛围。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合理恰当的安排和使用情境,积极创设情境。用情境抓住学生学习化学的专心,用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心,用情境培养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知新 《化学教学论》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

2、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3、吴发科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9月第一版